在线溶解氧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及维护
在线溶解氧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及维护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通过活性泥分解污染物,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氧气含量的在线测量有助于确定曝气池的净化方式和经济配置。生物发酵过程中氧含量的测量数据可以指导过程,如判断发酵过程的临界氧浓度、发酵罐的供氧能力、细菌的活性和细菌的生长情况等。
(一)溶解氧分析仪的测量原理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取决于温度、压力和水中溶解的盐分。溶解氧分析仪的传感部分由金电极(阴极)、银电极(阳极)和lu化钾或氢氧化钾电解液组成。当在溶解氧分析仪的电极上施加0.6~0.8V的极化电压时,氧气通过膜扩散,阴极释放电子,阳极接受电子产生电流。整个反应过程为:
阳极 Ag+Cl→AgCl+2e-
阴极 O2+2H2O+4e→4OH-
根据法拉第定律:流过溶解氧分析仪电极的电流与氧分压成正比,温度恒定时电流与氧浓度呈线性关系。
(2) 溶解氧含量的表示方法
溶解氧含量有3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氧分压(mmHg);饱和度百分比(%);氧浓度(mg/L或10-6),三种方法本质上没有区别。
(1) 分压表示法:氧分压表示法是基本的、*的表示法。根据亨利定律
,P=(Po2+PH2O)×0.209,其中P为总压力; Po2 为氧分压(mmHg); PH2O是水蒸气的分压; 0.209 是空气中的氧含量。
(2)百分比饱和度的表示:由于曝气发酵的复杂性,氧气分压无法计算。在这种情况下,饱和百分比的表示是合适的。例如,当校准时溶解氧设置为 100% 时,当零氧气是0%,反应过程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校准时的百分比。
(3) 氧气浓度的表示:根据亨利定律,氧气浓度与其分压成正比,即:C=Po2
×a,其中 C 为氧气浓度(mg/L); Po2 为氧分压(mmHg); a 为溶解系数(mg/mmHg·L)。
溶解度系数a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组成有关。对于恒温的水溶液,a为常数,可以测出氧气的浓度。氧气浓度表示法在发酵工业中不常用,而是用污水处理和饮用水过程中的氧气浓度来表示。
(3) 影响溶解氧测量的因素
氧气的溶解度取决于温度、压力和水中溶解的盐。此外,氧气通过溶液的扩散速度比通过膜的速度快。如果流速太慢,就会发生干扰。
1、温度的影响
由于温度的变化,膜的扩散系数和氧气的溶解度都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溶解氧电极的电流输出。热敏电阻常用于消除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加,溶解度降低。温度对溶解系数a的影响可以根据亨利定律估算,温度对膜扩散系数β的影响可以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估算。
(1)氧气的溶解度系数:由于溶解度系数a不仅受温度影响,还受溶液成分的影响
.在相同的氧分压下,不同组分的实际氧浓度也可能不同。根据亨利定律可知,氧浓度与其分压成正比。对于稀溶液,溶解系数a随温度的变化约为2%/℃。
(2)膜的扩散系数: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溶解度系数β与温度T的关系为:
C=KPo2 exp(-β/T),其中 K 和 Po2 假定为常数,则可以计算出 25°C 时 β 为 2.3%/°C。
计算出溶解系数a后,通过比较仪器示值和分析值即可计算出膜的扩散系数(计算过程在此省略)。 25℃时膜的扩散系数为1.5%/℃。
2、大气压的影响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氧气的分压与该地区的海拔高度有关。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差异可达20%。使用前必须根据当地大气压进行补偿。部分仪器配备气压计,校准时可自动校正;有些仪器没有配备气压计,校准时应根据当地气象站提供的数据进行设置。如果数据不正确,将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
3.溶液中的盐含量
盐水中的溶解氧明显低于自来水。为了准确测量,必须考虑盐含量对溶解氧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含盐量每增加100mg/L,溶解氧减少约1%。
如果仪表在校准时使用的溶液含盐量较低,但实际测量的溶液含盐量较高,也会造成误差。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对测量介质的盐分含量进行分析,以便准确测量和正确补偿。
4. 样品的流速
氧气通过膜的扩散比通过样品的慢,需要保证电极膜与溶液*接触。对于流通式检测方法,溶液中的氧气会扩散到流通池中,使靠近膜的溶液中的氧气丢失,造成扩散干扰,影响测量。为了准确测量,应增加溶液流过膜的流速以补偿因扩散而损失的氧气,样品的小流速为0.3 m/s。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溶解氧分析仪来说,只要选型、设置和维护得当,一般都能满足工艺的测量要求。溶解氧分析仪使用不良的主要问题是:使用和维护不当;电极内部泄漏引起的异常温度补偿;降低电极的输入阻抗等。
1、日常维护
仪表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电极的定期清洗、校准和再生。
(1)电极应每1~2周清洗一次。如果膜片上有污染,会导致测量误差。清洁时
小心不要损坏隔膜。用清水冲洗电极。如果污垢无法洗掉,请用软布或棉布仔细擦洗。
(2)2~3零点和跨度应每月重新校准一次。
(3)电极的再生大约每年进行一次。当测量范围无法调整时,需要对溶解氧电极进行再生。电极再生包括更换内部电解液、更换隔膜、清洗银电极。如果观察到银电极被氧化,可用细砂纸打磨。
(4)如果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必须更换电解液。
2.仪器校准
仪器的校准方法一般可用标准液校准或现场取样校准。
(1)标准溶液校准方法:标准溶液校准一般采用两点校准,即零点校准和跨度校准
.调零溶液可以使用 2% Na2SO3 溶液。量程校准溶液可根据仪器的量程选择4M KCl溶液(2mg/L); 50% 甲醇溶液 (21.9mg/L)。
(2)现场取样校准法(Winkler法):在实际使用中,常采用Winkler法对溶解氧分析仪进行现场校准。使用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采样时仪表读数为M1,分析分析值为A。当仪表校准时,仪表读数仍为M1。此时只需将抄表调整为等于A即可;采样时仪表读数为M1,化验分析值为A,仪表校准时仪表读数变为M2。此时,调整抄表不能等于A,而应调整抄表为A/M1×M2。
三、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由于溶氧电极的信号阻抗较高(约20MΩ),因此溶氧电极与转换器的距离为50m;应处于工作状态,可连接溶解氧转换器。放置时间长或已再生(更换电解质或膜)的电极,使用前应在无氧环境中极化1~2小时;由于温度变化对电极膜的扩散和氧溶解度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更仔细地校准。长时间(约10min),可平衡温度补偿电阻;氧气的分压与该地区的海拔高度有关,使用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大气压给仪表充气。当测量溶液含盐量较高时,校准仪表时应使用含盐量相近的溶液;对于流通式测量方法,要求通过电极的最小流量为 0.3m/s。
下一篇:氧分析仪使用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