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Search
产品目录 Product catalog
技术文章首页 > 技术文章 > 光谱分析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光谱分析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点击次数:1041 更新时间:2021-08-19

光谱分析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 紫外光谱(UV)
  紫外光谱是一种分析和检测物质分子对紫外区辐射吸收的方法。当紫外光照射一定浓度的试样溶液时,部分特定波长的光被吸收,产生吸收光谱。根据这个吸收光谱,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草案精密、准确度高、检出限低、应用广泛等特点。用紫外光谱法测定齐墩果酸缓释滴丸的药物含量和体外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2红外光谱(旧)
  红外光谱是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它利用被测物质分子对红外区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红外光谱不仅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是鉴定化合物和确定分子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特性强、分析速度快、对样品无损伤、样品量小、操作简单、能分析各种状态样品等特点。但存在分辨率低、灵敏度低、定量分析误差大等缺点。史春香的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可以区分不同产地的丹参和黄芪药材,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繁琐的前处理。可同时分析多种成分,分析速度快,适用于中药生产工艺。产品的快速分析和质量监控。
   3荧光光谱(FP)
  荧光光谱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特定波长的可见光或紫外光下,产生某种颜色的荧光。用荧光分析仪记录荧光光谱是一种比较分析的方法。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进样量小、操作简单、方法快捷等特点。可用于中药鉴别、成分含量测定、杂质分析等,特别适用于含荧光成分的药材,如含黄酮类、蒽醌类的药材。此外,还广泛用于中药及其制剂中胺类、类固醇、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酶类的分析,以及其中所含微量、微量物质的分析。孙文骥利用荧光光谱法对中药黄芪及其假d e产品进行了鉴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4核磁共振共振法 (NMR)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在适当的磁场条件下,样品中的某些特定元素可以吸收射频范围内某些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并将吸收峰频率与吸收峰强度作图,即合成核磁共振。光谱。它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有时也可用于定量分析。氢核(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HNMR)是目前zui成熟、应用*泛的核磁共振技术,C、F、P、N等核磁共振技术应用较为普遍。 1HNMR是一种常规方法,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其光谱可用于表征植物中药材特征标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称为植物中药1HNMR指纹图谱。 1HNMR谱不仅单一、综合、定量、易区分,而且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等优点,非常适合中药的鉴别和化学分类。考虑到中药成分过于复杂,通常采用某种溶剂的特征提取物进行分析,得到中药的1HNMR指纹图谱。朱亚飞等。利用核磁共振方法解决了冬青树A在高场下氢谱严重重叠的问题,分析了冬青树A的所有碳氢化合物信号,并确定了其化学结构。秦海林等人系统地研究了虎杖、何首乌、大黄、石斛及其混溶药材的核磁共振指纹图谱,建立了相应的1HNMR指纹图谱,确定了药材的真伪。
   5原子吸收光谱(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样品蒸气中元素的元素灯发出的特征共振辐射的吸收。测量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与通过测量辐射光强度减弱程度来确定样品中元素含量的方法成正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高、准确度高、方法简单、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样品中痕量和痕量成分的分析。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中中药原料及制剂中无机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可用于中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测定。间接 AAS 方法。内容。近年来,由于中药中的砷、汞、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内容过多的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原子吸收光谱法也已用于检测中药材和中药制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陈慧玲等。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了原毛羊和三种不同加工产品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目前,光谱分析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等虽然不如紫外光谱应用广泛,但也有大量的研究报告,处于推广阶段。此外,光谱法常与色谱法结合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2799号